東辛農場水產養殖業突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導向,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漁業發展方式,堅持高效漁業規模化、漁業生產標準化、養殖模式生態化、養殖品種市場化、漁業產品品牌化的發展思路,以市場為抓手,以防風險、穩增長為主線,實現高質量的漁業轉型升級發展,加快推進現代漁業建設進程。
夯實企業基礎 東辛立足養殖“國家隊”定位,堅持“以穩求進、以進固穩”的工作總基調,持續優化產業空間布局。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和特色,逐步擴大集體養殖規模,堅持魚蝦混養不動搖,持續優化養殖結構和品種模式,實施多元化養殖和戰略訂單銷售,推動銷售增值,提高抗御市場風險能力。加大自有魚蝦苗種培育力度,推進苗種培育技術提檔升級,強化風險管控,聚焦水產品質量安全,強化落實監管督查制度,實現產前產中產后檢測全覆蓋。做大做強對蝦育苗產業,聚焦蝦苗品牌提升,深化與大型對蝦種業公司合作,調整優化蝦苗品種結構、育苗流程,強化生物防控,加大宣傳力度,以點帶面,發展訂單銷售,進一步拓寬東辛蝦苗市場。
激發生產動能 東辛著力推動制度管理體系的優化完善,把制度建設貫穿于生產經營全過程。用行動說話、以實效比拼,不等、不拖、不推,將工作部署、措施要求等落實到生產實踐中。制定水產公司、金鯉漁業公司2024年度責任制及月度考評辦法,將全年任務指標細化分解,層層落實,全力以赴確保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在漁業生產管理上找到切入口、突破口,結合漁業生產實際,實行個性化、差異化、精細化管理,按照“一隊一定位,一塘一方案”,對癥下藥、精準發力。
壯大產業能級 圍繞水產養殖業,全力打好“有鏈強鏈、缺鏈補鏈、上下延鏈”組合拳。大力開展羅氏沼蝦、南美白對蝦小塘口精養、甲魚套蝦等優質新品種、高產新模式和新技術試驗推廣,以“推廣高值名優品種、提升養殖技術及優化水產種業”為支點,推動水產由增量型、大眾化向優質高效型轉變。錨定建設集綠色能源、智慧漁業于一體的特色復合養殖生產基地目標,推進2882畝漁光互補池塘新模式設計,開展鮰魚、甲魚、鮰魚套蝦、鮰魚套甲魚等養殖試驗,建設集科技化、生態化、規范化為一體的漁光互補生態養殖示范基地。推動漁業綠色轉型,加快高標準池塘建設,推進連片3000畝池塘標準化改造和養殖尾水治理項目建設,落實濱淮養殖區5000畝池塘標準化改造,著力構建智能化管養體系。
人勤春來早,奮進正當時。新的一年,東辛將持續貫徹落實集團公司第二次黨代會和2024年工作會議精神,緊扣“穩、優、補”高質量發展主線,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加緊干、往前趕,能早干就早干,能多干就多干,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確定性應對形勢變化的不確定性,力爭實現水產養殖業利潤3200萬元以上。當前,水產養殖業大環境面臨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進一步上升,必須攻堅克難拼搏干,善于在兩難三難甚至多難問題中知重負重、知難克難、知險化險,樹立實現目標的信心和決心,將發展目標轉化為實際成果,繼續拿出“拼”的精神、“闖”的勁頭、“實”的干勁,全力護航東辛水產養殖業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