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問題與挑戰
傳統養殖業依賴于人工經驗、自然環境以及有限的技術手段,環境監測、飼料投喂、病害防控等關鍵環節也取決于人工判斷和操作,不僅效率低下,且難以精準控制,養殖人工成本居高不下、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環境保護壓力劇增。為克服這些困難挑戰,東辛農場將智慧養殖從理論付諸實踐。
02舉措與成效
大數據分析技術提供科學決策依據。蘇墾優然智慧牧場大數據管理平臺通過分析牧場牛只生長、飼料消耗等數據,可預測奶牛生長趨勢和飼料需求,從而優化飼養計劃。TMR精準飼喂設備和智能配料站采集飼喂監管數據后,自動形成精準率達98%以上的飼喂配方,打造牧場獨有的精料“中央廚房”。大數據管理平臺將牧場繁殖、疾病、轉群、防疫、營養、DHI、成本等生產數據收集匯總,實現生產管理數字化、流程化、智能化,大幅提高了生鮮乳的產量和質量,生鮮乳質量優于歐盟標準,牧場成功入選“2022年智慧江蘇重點工程”。人工智能技術實現養殖自動化管理。東米公司4個國有雞場雞舍內的傳感器,可全天候自動采集溫度、濕度、空氣質量等指標,即使遇到異常天氣,通風、水簾等系統自動運轉也能確保雞舍環境始終良好。東旺奶牛公司生態牧場牛舍中安裝的環境溫濕度智能管控系統,可24小時動態感知牛群位置,并實時反饋至系統,系統根據牧場溫度、濕度、氨氣、二氧化碳、PM2.5等環境指標,結合閾值設置的參數自動控制風機、水簾、通風窗等設備的工作狀態,實現自動通風、噴淋、調溫,做到“即來即噴、即走即?!?,提高牛舍環境清潔度,實現對牧場內小氣候的改造,將環境調整到適宜奶牛生長的狀態。智慧生態系統推進種養一體循環。東旺奶牛公司牧場智能生態系統中的污水循環管理設備包含污水管路與污水監測點,可實時監測污水排放指標,確保水質環保監管到位。將標準化工藝處理糞污產生的沼氣用于發電,采取糞污固體發酵、沼氣烘干回床、沼液還田方式,實現糞污資源化利用。對牧場糞污發酵后的液體進行集中采集,經無害化處理后的沼液通過預設專用管道,在卷盤式噴灌機的運轉下自動噴灑在專屬消納用地,糞污綜合利用水平不斷提高,種養一體循環實現“變廢為寶”。
03經驗與啟示
東辛農場將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智慧生態系統與農場養殖業深度融合,一大批自動化程度高、精準作業能力強的智能裝備在實踐應用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通過實時監測、智能調節養殖環境參數和精準飼喂管理等手段,提高了生產質效的穩定性。自動化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減少了人工干預和人為疏漏的發生,大大降低了生產和人力成本。精準的飼喂管理有效減少了養殖場的廢棄物排放和藥物使用量,降低了對環境的影響。與此同時,對養殖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充分彰顯了東辛農場現代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強勁勢頭,加速推進傳統養殖向智慧養殖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