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酷暑難耐,東辛農場東旺奶牛公司養殖三場迎來了產犢高峰期。如何保障犢牛在高溫高濕環境下安全生產成為打好這場盛夏攻堅戰的關鍵。

圍產期是奶牛的“高危窗口期”,產前產后各21天,奶牛經歷巨大生理和代謝變化,高溫高濕更會加劇應激反應。
圍產牛舍內,組長卞習蘇帶著組員俯身為圍產牛檢查健康情況,看到體溫正常才松開緊皺的眉頭,露出微笑并講解起來。為確保每位職工都能熟練掌握奶牛熱應激知識,牧場設立“理論+實操”一線講堂,組長借助現場案例,重點講解圍產期奶牛的生理特點、熱應激表現及危害、降溫設施操作原理與維護要點。“熱應激對圍產期奶牛健康影響很大,會導致采食量下降、免疫機能抑制、疾病感染風險增加,還會嚴重影響繁殖性能。”卞習蘇說,“要讓每位同事都提高專業水平,才能最大程度減小高溫影響。”

防暑降溫是關鍵。走進奶牛產房,班組長楊秀橋仔細檢查噴淋裝置與風機,確保溫度適宜。目前,圍產牛舍和產房都安裝了噴淋與風機聯合系統,工作人員根據溫濕度指數科學調整系統運行時間,牛舍內平均溫度降低3-5℃,奶牛呼吸頻率和直腸溫度等生理指標明顯好轉。
高溫環境下奶牛采食量減少,必須提高日糧營養濃度。飼喂組組長楊藝化身“大管家”,與營養專家合作重新設計圍產期奶牛的日糧配方,增加鉀、鈉、鎂等礦物質含量,滿足奶牛營養需求。此外,還精心準備營養初乳為新生犢牛灌服。

在這場與高溫的較量中,東旺奶牛公司從專業培訓到精細管理,從設備降溫到營養食譜,多措并舉,為盛夏安全產犢構筑起清涼防線。自7月20日進入產犢高峰期以來,養殖三場已產犢180余頭,預計高峰期將產犢1500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