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正值陽春三月,春暖花開。東辛迎來了一批原六營200多名老知青探訪第二故鄉。知青的到訪,給新春增添了春韻的光彩。東辛的鄉親們自發而熱情地接待了探訪第二故鄉的知青們。人人面帶微笑,身著盛裝,載歌載舞。
? ? ? 陳正東是親身感受到知青給他全家帶來的文化和觀念的變化。全家老少三口人聽說知青來了,他母親第一個從城里趕回了農場,像他家這樣何止一家!參加活動的鄉親們最大年齡九十多歲,他們帶著兒子、孫子,甚至重孫,一起趕來與久別的親人相見。有的擁抱,有的握手,有的辨認,更多的是感動,場面感人!親情友情,更深的是在勞動中建立的深厚感情!在那上山下鄉的歲月,他們一起開荒種地、挖溝筑渠,一起學習文化、共繪明天,他們由此結緣,由此結情。這緣、這情是無價的,把知青與鄉親之間的感情牢牢地聯結在一起,雖過去數載,卻從未割斷。
東辛人沒有忘記知青們,《東辛文苑》雜志上,有“知青歲月”欄目,奉上人手一冊!知青沒有忘記東辛人,他們用青春和汗水抒寫了《知青的苦樂華章》,贏得了眾鄉親的尊重。刻骨銘心的人生經歷,造就了知青們堅韌不拔的知青風尚。父老鄉親樸實善良,熱情關愛,出手相幫,在激情難忘的日子里,是知青們最堅實的臂膀!
? ? ? 當年的知青陳光媛女士,她是四十六連指導員,樣樣重活帶頭干,關心群眾,大家交口稱贊!她現已七十多歲了,身體不好,仍堅持跟團而來,報感恩之情!她說:“我們與老鄉的情是說不完的,回城后更多的是懷念和想念!今天,我高興的是,我們知青們與鄉親們的感情和精神延續到第二故鄉的第二代。我們要和你們約定四個字:永不相忘!”她情不自禁地自編自唱一首歌,送給在場的父老鄉親們聽,以抒發知青們對第二故鄉人的愛!“花籃的花兒香,聽我來唱一唱,唱呀一唱?;氐搅藮|辛農場,農場是第二故鄉,是呀故鄉。好地方,好風光,我們不會忘,親愛的鄉親們啊,我們心連心……”
? ? ? 追憶如歌歲月,互訴闊別情懷,暢談美好未來。知青的年華是有限的,而知青的精神是無限的。讓知青的情,知青的愛,知青的精神留給我們下一代,讓我們共同建設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