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農墾優然牧業有限公司迎來產犢高峰期,795頭健康犢牛相繼落地,一場關乎奶業振興的“生命接力”正在上演。

技術攻堅:讓繁育更“精準”“每頭犢牛的誕生,都是270天的科學接力。”繁育主管張書秋介紹,牧場深化與光明乳業公司合作,精選進口凍精,“我們給每頭母牛戴上智能項圈,結合清晨‘三查三看’,及時關注黏液透明度、卵泡發育、爬跨頻次等要素。”這套“智能+人工”組合拳,讓成母牛懷孕率提升至39.63%,后備牛懷孕率提升至40.40%。
高峰應對:24小時“生命護航”為應對日均55頭的分娩量,牧場組建15人“黃金助產班”,實施兩班倒,每個產欄配備溫濕度傳感器和監控攝像頭。正如助產員記錄:03:15犢牛出生→03:20呼吸道清理→03:23初乳灌服,嚴格遵守護理操作規程。“我們提前45天對產房進行三次熏蒸消毒,確保每頭犢牛出生環境的菌落數低于國家標準。”產房負責人林通說。
犢牛培育:從“第一口奶”到“數字檔案”牧場采用“母子分離+定時定量哺乳”模式,每頭犢牛出生2小時內灌服4升初乳,2日齡開始單欄式飼養,定時定量投喂新鮮牛乳,30日齡體重較傳統飼養模式明顯增加。獸醫團隊每周召開“生長評估會”,為每頭犢牛建立包含血液生化、排泄、體溫等指標的健康檔案。
未來圖景:從“犢牛增量”到“產業提質”截至3月13日,蘇墾優然牧業公司奶牛存欄量已達9988頭,其中成母牛5022頭、后備牛4966頭,距萬頭規模僅一步之遙。“從9988到10000,不僅是數字的跨越,更是規模擴張到質量躍升的轉折點。”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孫紅軍表示,萬頭目標達成后,將重點實施“智慧養殖+生態循環”雙輪驅動模式,力爭2025年全年鮮奶產量超5萬噸,為乳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