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蘇墾優然牧業公司的奶廳,總能看到一個忙碌的身影:清晨分析奶量報表,白天巡查設備運轉,深夜調試技改方案……他就是奶源部部長段俊林,8年如一日扎根一線,用專業、擔當和奉獻,在牧場與加工廠之間架起一座名為“品質”的橋梁。
2017年,段俊林初入奶牛養殖行業,面對復雜的擠奶設備,他從零起步。“那時候,我就是個‘門外漢’,但我知道,要想干好這份工作,就得下功夫。”他回憶道。于是,他夜晚鉆研專業知識,白天強化實操演練,將積累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轉化為系統管理方案,構建起“理論授課、實操演練、現場糾錯”三位一體的擠奶SOP培訓體系,打破了傳統的“紙上談兵”模式,讓標準化操作成為員工工作規范和指南。
他每天踏入奶廳的第一件事,就是仔細分析奶量報表、巡查現場,從擠奶設備的清潔消毒,到擠奶前的準備工作,再到擠奶過程中的實時監控,每個環節他都親力親為、嚴格把關。“我認真研究泌乳牛的生理規律,精準預測日產能,科學調整打奶時間。”段俊林說,“這樣不僅提高了車輛周轉率,還降低了運輸成本,更確保了生鮮乳在最佳時效抵達加工廠,最大程度鎖住牛奶的營養成分與新鮮度。”如今,他已成了名副其實的技術專家。
2023年初,蘇墾優然牧業公司迎來了第一批產奶高峰,而新投入的智能化設備卻因員工操作不熟難以發揮作用。段俊林主動作為,帶頭攻堅,耐心為員工講解設備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以及常見故障等。同時,他建立藥浴液使用管控、奶臺用水分區監測、跑冒滴漏自查等規范流程,從多方面進行精細化管理,實現成本節約20%。在市場低迷期,他瞄準技術改造突破口,推動奶臺沖杯裝置智能感應升級,在擠奶設備中加裝多層過濾裝置,經過多次實驗調整,牛奶雜質度降低至行業領先水平,遠超規定標準,為牧場贏得品質口碑。
作為80人團隊的“主心骨”,段俊林始終踐行“跟我上”而非“給我上”。設備搶修時,他連續12小時守在現場;技術攻堅期,他直接睡在奶廳值班室。他笑著說:“我始終堅持‘人崗相適、科學調配’原則,為青年員工定制職業發展路徑。”在人員管理上,他贏得了大家的尊敬和信賴。為提升團隊整體技能水平,他常態化開展設備拆解考核、技能競賽等實戰訓練,配合“日檢查、周抽查”制度,讓團隊始終保持“實戰狀態”。在他的帶領下,團隊多次榮獲公司“標桿班組”稱號,成為牧場穩產增效的中堅力量。
段俊林,這位奮戰在奶廳一線的產業工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新時代產業工人的擔當與風采。這位奶源品質的守護者、技術創新的推動者、團隊建設的引領者,正與團隊一起書寫著屬于一線勞動者的奮斗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