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晚,東辛農場東米公司香河生態園的肉鵝養殖場燈火通明,第三批4500羽“三花”鵝苗順利入場。至此,養殖場存欄量突破1.1萬羽,標志著農場肉鵝規模化養殖項目駛入發展快車道。

養殖場借助物聯網監測設備和大數據分析平臺,實現了從育雛到出欄的全流程精準管控。鵝苗入駐前,經過三重嚴格消殺;養殖過程中,依據數據分析優化飼料營養配比;養殖全過程嚴格執行“日檢夜巡”的疫病防控機制。目前,肉鵝平均日增重穩定在70克左右,超過預期目標。
品質是產業的生命線。養殖場堅持生態優先理念,嚴格按環保和衛生標準操作。飼養員每日詳細記錄鵝群生長情況,及時補充營養飼料,并定時投喂新鮮的青草和玉米,保障營養均衡。“吃得好,抗病能力就強,你看它們長得多歡實。”養殖場負責人韓亮笑著說。
在養殖場內,鵝群或自在踱步,或悠閑覓食,或在水域暢游嬉戲,一片勃勃生機。韓亮介紹,養殖場采用生態散養模式,利用場地資源保障鵝群充分活動,提升肉鵝品質,并配套4棟棚舍用于科學分區管理,確保不同時間段鵝苗的精準飼養。

經過兩個多月的精心照料,第一批肉鵝已健壯待出欄,預計8月初上市,全年出欄量可達3.2萬羽以上。作為農場優化產業布局、延伸產業鏈條的重點項目,肉鵝養殖的經濟效益已初步顯現。未來,東辛農場將持續強化管理,嚴抓疫病防控,拓展銷售渠道,穩步擴大規模,將肉鵝養殖項目打造成帶動農場增效、職工增收的特色優勢產業。
|